“独坐池塘如虎踞,绿荫树下养精神。春来我不先开口,哪个虫儿敢作声。”这是16岁的伟人在湘乡东山高等学堂入学考试所作的七言诗《咏蛙》,考题“言志”。
江英教授在《毛泽东统帅之道》课堂上说,领导者必须具备四项素质,首当其一就是霸气。在伟人身上,这种霸气似乎与生俱来,“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,粪土当年万户侯”“俱往矣,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。”不管是在年少气盛的青年时代,还是在他带领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遭遇曲折黑暗时,这种深入骨髓的霸气和自信从未减弱,也正因为如此,他能克服重重困难,以永不服输的精神和勇气,带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,成为伟大的领导者和领袖。
除此之外,领导者还必须具备才华,爱心和简明。这是在明德书院「国学总裁班」12期《毛泽东统帅之道》课堂上,江英教授总结的领导者的四项素质。作为新中国的建立者,伟人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人民,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自立自强的道路,可以说,他的一生都在发光发亮。
江英教授长期致力于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、战略学,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《开国大典》,同时也是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党史授课人、中央军事科学院教授、博导。在本次明德书院《毛泽东统帅之道》课程上,江英教授结合史料图片、视频等,带领学员们重温伟人伟大而辉煌的人生,学习领袖统帅之道,共同缅怀伟人。
定战略,领导者的首要责任
战略决定战术,战术决定谋略,战略是大智慧,战术是小聪明,如果说战略是西瓜,那战术就是芝麻。优秀的领导者一定是一个优秀的战略家,知道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,懂得抓大放小,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那些对全局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和动作上。
伟人兵法的核心就是集中优势兵力,运用最大资源投入在最关键、最有决定意义的方向实施突破,带动全局夺取胜利。
勇气和信念,是领导者的力量源泉
毛主席常说:“图远者,必有所待,成大者,必有所忍。”成大事的人,一定要有顽强的意志、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,这些在毛主席干革命的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。他在一次次艰苦卓绝的斗争中,带领革命队伍经历无数艰难险阻,流血流汗,甚至把自己的儿子毛岸英送到了朝鲜战场,但无论条件多么艰苦、环境多么恶劣,他从未想过放弃,不仅如此,反而一次次给革命队伍鼓励和信心,成为队伍的精神领袖和支柱。
这就是勇气,这就是意志!这种意志既来自他从青年时期对自己的刻意训练,来自于他日常的学习,更来自于他对天下苍生和脚下土地的热爱,他给自己取笔名叫“子任”,就是要为拯救中华民族而努力!身为领导者,一定要有这种必胜的勇气和决心,要有坚强的信念,才能带领队伍走向成功。
听江英教授讲述毛主席的感人事迹,学员们感动得热泪盈眶。
瞻仰伟人铜像 缅怀伟人
本次课程在伟人故里,湖南韶山举行,学习的第一天,明德书院带领学员们到铜像广场瞻仰伟人,瞻仰伟人风范,参观伟人故居,探访毛家饭店,表达对伟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。
铜像广场瞻仰伟人 给伟人敬献花篮
同游同学同乐 珍惜同学情
志趣相投的班级同学再次相聚在一起学习,享受难得的友情,相聚更加欢乐。
在本次《领袖统帅之道》的课程中,湖南本地的韶山筹备组同学热心地为同学们安排了晚宴,并送上贴心的礼物,让同学们在学习之余尽情放松娱乐。